开启功率封装全铜互联时代
Eiectronica China 2025
2025年4月15日至17日,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。位于N4馆733展位的重庆平创半导体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平创半导体”)携多款功率半导体创新产品及工艺方案亮相,覆盖从底层材料、芯片封装到驱动方案的全链条技术,为行业带来高性能、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。
一、底层材料革新:从“银”到“铜”的跨越,破解行业痛点
平创半导体推出行业首款量产型有压烧结纳米铜膏,并攻克了AMB底板与塑封模块到散热器的大面积铜烧结工艺,发布车规级大面积烧结功率模组。该技术实现三大升级:
1.热阻降低10%以上:相比传统银烧结+焊片工艺,铜烧结模组导热性能更优,相同成本下热阻降低超10%,显著提升器件散热效率;
2.成本更优,可靠性更高:铜材料成本远低于银,且更不容易发生电迁移问题,有利于延长器件寿命;
3.适应大规模制造:平创半导体通过优化烧结压力、温度曲线等参数,实现了铜烧结工艺的稳定量产,可满足车规级模块对一致性的严苛要求。
此外,平创半导体还在功率模块中全面应用铜烧结技术,推出全铜烧结SiC功率模块。通过铜互连替代传统铝线键合,提升电流承载能力,同时降低热应力对芯片的损伤,为高频、高压应用场景提供更优选择。
二、分立器件升级:双面散热、顶部散热,全面提升功率密度
在分立器件领域,平创半导体聚焦封装技术的革新,推出顶部散热TOLT/QDPAK封装和双面散热TOLL封装两大系列产品,直击传统单面散热器件的效率瓶颈。
双面散热TOLL封装:通过优化封装结构,将散热路径从单面扩展至上下双面,出流能力提升30%,同时封装厚度较传统TOLL减少20%。这一设计尤其适用于服务器电源、新能源汽车OBC(车载充电机)等对空间和散热要求苛刻的场景。
顶部散热TOLT/QDPAK:突破传统封装底部散热的限制,将散热路径转移至顶部,降低PCB布局热耦合压力,助力客户设计更紧凑的电源系统。
三、功率模块进化:低杂感、高频化,赋能工业与汽车应用
针对工业变频器、光伏逆变器、新能源汽车电驱等高频应用需求,平创半导体推出低杂感工业级SiC MOS功率模块,并完成对34mm、62mm等主流封装的寄生杂感优化。
技术亮点:
1.寄生杂感<15nH:通过叠层母排设计、芯片布局优化及低感端子结构,模块内部杂感降至15nH以下,支持开关频率超400kHz,显著降低开关损耗;
2.P2P兼容设计:模块封装尺寸与主流产品完全兼容,客户无需修改结构即可实现性能升级。
四、驱动方案生态:标准化+智能化,加速客户产品落地
平创半导体深谙“器件性能的极限,取决于驱动与系统的协同”。为此,公司同步推出标准化驱动板方案,覆盖34mm/62mm/ED3等主流SiC MOS模块封装,助力客户快速完成系统集成。
驱动方案核心功能:
1.支持定制化需求设计;
2.可集成退饱和保护、模块温度监测、母线电压监测、互锁死区调节、欠压监测等保护功能,提升系统安全性;
五、不止于产品:从器件到系统,全链赋能客户价值
展会期间,平创半导体的展位人头攒动,客户咨询不断。平创半导体资深产品经理、销售与技术专家(FAE)团队,在展会现场通过技术讲解、场景演示与互动咨询,耐心解答客户疑问,全面展示了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优势,并与客户就未来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平创半导体的创新,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展开。公司不仅提供高性能器件,更从材料选型、热管理设计、驱动参数优化等维度,为客户提供系统级降本增效方案。
以技术为锚,与行业共进
在“双碳”目标与智能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,功率半导体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。平创半导体凭借从材料到系统的全链创新能力,持续为客户提供“更高效、更可靠、更经济”的解决方案。
未来,我们将继续深耕SiC与先进封装技术,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能源电子的无限可能!